作者|杜捷夫
高血压并不仅仅是血压测量值读数升高超过“阈值“这么简单,而应该定义为“进行性的心血管综合征“,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不管你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血压只要升高,就会对全身的血管带来持续性损伤,加速全身血管的动脉硬化进程!
高血压的发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与全身各系统密切相关。高血压人群不仅要关心血压问题,还要关心血糖、血脂问题。如果单一的仅仅靠“数字值“来认识高血压,就会陷入认识的误区。因而,如何降压,需要医生给予检查后做出评估。
很多高血压患者可能并未表现出严重的症状,当在检查身体时发现自己是高血压后,往往有很多误区,如认为“西药不良反应大,中药无*副不良反应“,不愿意用西药降压治疗。
其实,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除了其本身的降压作用外,都会有多少不一的副作用,但药物的副作用因人而异,即使是中药这类天然药物同样也会有不良反应,而且大多数“纯天然降压药”的真正疗效尚待研究确定。
高血压患者发现血压增高后,如果盲目迷信所谓“纯天然药物优于化学合成药物,肝肾*副作用小”的说法,认为中药对身体无害的看法是片面的!临床发现患者因自行服用中草药“关木通”、“龙胆泻肝丸”等“绿色降压药物”致肝肾衰竭的不在少数。
正规制造企业生产的符合国际和国家标准的“西药“降压药物,其副作用发生率通常都是非常低的。
高血压一经确诊,均需要降压治疗。
治疗的目标:
第一
一般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降至/90mmHg以下。
第二
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疾病伴有蛋白尿的患者,如能耐受,血压应降至/80mmHg以下;
第三65~79岁的患者应将血压降至/90mmHg以下,如能耐受,血压可进一步降至/90mmHg以下;
第四
80岁及以上的患者血压降至/90mmHg以下即可。
治疗方法:
01
生活方式干预
实践中发现,对于初发青年人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的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mmHg,患者对药物治疗有顾虑,也可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方法降低血压,包括减少钠盐摄入、减重、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快走、慢跑、骑车、游泳、太极拳等),均有一定的降压效果。
另外,戒烟、戒酒更可直接降低心血管病发生风险,对降压有较大帮助。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使其保持心理平衡,也对高血压降压治疗有很大帮助。生活方式医学降压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戒酒心态平”。
02
药物治疗
何时启动药物治疗?
单纯生活方式干预最多3个月,若血压仍未达标,需启动药物治疗。
降压药物选择
推荐患者应用依从性高、药物副作用小的长效制剂用以有效降压。
青年高血压人群的药物选择:
与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相比,青年高血压人群有一定特殊性,青年高血压患者大多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多以舒张压升高常见但有时其收缩压不高甚至正常。因此降压药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这类药物可长效拮抗肾素活性、并对代谢影响小。
此外,由于青年人多有交感神经过度活跃,从而导致心率较快,对此类心率快的青年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也是非常有效的降压治疗药物之一。但仍有少数青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并不快,对这类心率不快的患者,钙拮抗剂可有效控制血压。
老年人高血压药物治疗:
老年人大多有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使得其血管顺应性下降。老年人高血压也有容量敏感性高的特点。因此,对于老年高血压人群应采取个体化分级治疗方案。
1.合并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首先应将其目标血压值定为降至/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90mmHg以下。如果患者年龄<80岁且一般状况好、能耐受降压,甚至可将血压降至</80mmHg。
2.对于年龄≥80岁的患者,建议血压就不要过于降低,可以将血压降至</90mmHg即可,如老年人确实能耐受降压治疗,也可降至</90mmHg,一般情况下8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压不宜低于/60mmH。
由于老年高血压人群的特点及降压目标值分级,故对于老年高血压人群,多选用噻嗪类利尿剂、钙拮抗剂等直接扩张血管以达到有效降压的效果。
实际上,在临床应用中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与β受体阻滞剂在内的五大类降压药物均可选用,也可联用并无需墨守成规。
『科学号』由中国科学报社运营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