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王补心丹
枣仁、当归、生地、柏子仁、天冬、麦冬、远志、五味子、人参、丹参、玄参、桔梗。为安神主方,用于健忘,怔忡,失眠,虚火上炎等症。
26.牛*清心丸
犀*、*连、*芩、山栀、郁金、辰砂。为开窍主方,用于邪陷心包,神识昏迷。
27.金锁固精丸
潼沙苑、芡实、莲须、龙骨、牡蛎。为固精主方,用于精关不固,滑泄不禁。
28.牡蛎散
煅牡蛎、*芪、麻*根、浮小麦。为固表主方,用于阳虚自汗。
29.诃子散
御米壳、诃子、炮姜、橘红。为涩肠主方,用于泄泻不止,脱肛。
30.补中益气汤
*芪、人参、甘草、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姜、枣。为升提主方,用于中气下陷,或气虚不能摄血。
31.七气汤
厚朴、半夏、茯苓、紫苏、姜、枣。为行气主方,用于气分郁滞,胸满喘促。
32.越鞠丸
香附、苍术、川芎、神曲、山栀。为舒郁主方,用于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症。
33.十灰散
大蓟、小蓟、侧柏叶、荷叶、茅根、茜草、大*、山栀、棕榈皮、丹皮。为止血主方,用于劳伤吐血。
34.桃仁承气汤
桃仁、大*、桂枝、甘草、元明粉。为祛瘀主方,用于蓄血及妇人经闭。
35.小柴胡汤
柴胡、*芩、人参、半夏、炙甘草、姜、枣。为和解主方,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目眩等症。
36.逍遥散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薄荷、生姜。为疏肝主方,用于头痛目眩、抑郁不乐及妇人月经不调。火旺者可加丹皮、山栀,名加味逍遥散。
37.瓜蒂散
瓜蒂、赤小豆、豆豉。为催吐主方,用于痰涎壅积上脘。
38.大承气汤
大*、厚朴、枳实、元明粉。为泻下主方,用于实热便闭,腹痛拒按;津液不充者可去元明粉,加麻仁、杏仁、芍药,名脾约麻仁丸。
39.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蓬莪术、*连、*柏、大*、香附、牵牛子。为导滞主方,用于胸痞、腹胀、便闭,或下痢、里急后重等症。
40.化虫丸
使君子、鹤虱、槟椰、苦楝子、芜荑、胡粉、枯矾。为杀虫主方,用于因肠寄生虫引起的腹痛阵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生麦芽性平,能疏肝,可以说是一味非常好的疏肝之品。也正因如此,古今诸多医家都擅用麦芽。生麦芽疏肝之用,任何人均可。
对于生麦芽的疏肝解郁功效,中国近代医学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云:“大麦芽性平,味微酸,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舒肝宜生用,炒用之则无效)。
盖肝于时为春,于五行为木,原为人身气化之萌芽(气化之本在肾,气化之上达由肝,故肝为气化之萌芽),麦芽与肝为同气相求,故善舒之。”
故凡遇“肝郁”的患者,张氏喜欢用生麦芽,而不用柴胡。
妙处在于:虽然他认为“升肝之药,柴胡最效”,但对于许多患者,多表现为“肝郁不升,胃气不降”,对此情况,是“取生麦芽升肝,但不妨碍胃气之下降”;
柴胡虽然能升肝,但同时也使胃气上逆;目的之二是“取生麦芽之萌芽生发之性,与肝木升发,具有同气相求的作用,使肝气郁结宣通”;
用生麦芽的目的是“取生麦芽之甘、平,归脾、胃经;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之功效,在解肝郁的同时不忘顾护“中焦脾胃”,顾护人体的气血生化之源泉。
凡由肝郁引起的各种病症,如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脂肪肝、肝硬化、肝肿瘤、慢性胃肠炎、神经官能症、乳腺病、月经不调,以及前阴疾患等,均可用生麦芽舒解之。而炒麦芽为健脾消食药物,不具备舒肝作用。上述疾病,凡见病变部位出现痞、满、闷、胀、下坠、疼痛,以及口苦、纳差、情绪郁闷等自觉症状,舌苔白而不缺津者,均是生麦芽的适应症,不必犹豫。一般用量为10~30克;乳络不通,可用60~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