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宛如电影中的转场,早晨告别冬天的童话小镇伊芙兰,几小时后便出现在春暖花开的梅克内斯,这是摩洛哥四大古皇城——红色皇城马拉喀什、白色皇城拉巴特、黑色皇城梅克内斯、蓝色皇城菲斯之一的“黑色之城”。梅克内斯建在中阿特拉斯山脉的北麓,不过看起来城市基色为红白蓝黄,跟黑色一点也不沾边呀?不急,后文会慢慢一一道来。
说起梅克内斯,我们就绕不开摩洛哥的历史,当今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六世是阿拉维王朝第22代君主,梅克内斯便是他的先祖穆莱·伊斯梅尔(其兄穆莱·拉希德在位仅数年因坠马身亡而由其继位成第二任国王)亲自指挥建设的王朝首座都城。时至今日,古城依然保存完好,并于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拜访梅克内斯,千万要仔细端那最著名的古城墙,它连绵25公里,是摩洛哥“最长、最完整,布局最复杂和形式最丰富”的古城墙,你知道墙上的小洞有何用途吗?许多游客看见有鸟雀在里面筑巢,或者以为是修筑城墙时搭设架梯留下的孔眼。其实啊,这是因为北非地区光照强烈,早晚温差大,工匠们为防止热胀冷缩造成夯土城墙开裂想出的妙招。怎样,古摩洛哥人够聪明吧!
穆莱·伊斯梅尔是摩洛哥历史上唯一可以同艾哈迈德·曼苏尔相匹敌的一位国王,也是阿拉维王朝最伟大的国王,他生于年,卒于年,在位达65年,比同时期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皇帝还多4年。穆莱·伊斯梅尔不仅英勇善战,而且非常爱马,梅克内斯皇城就有他豢养骏马的大型皇家马厩。
进入土黄色的皇家马厩,首先是一座迷宫般的粮仓,高大厚实的夯土墙密不透风,外面的光线也无法进入内部,只有墙壁上有数盏昏暗的灯火,马蹄形的长半圆拱门后是一间间独立的粮仓,这里干燥阴凉,走在内部,回音四响,给人一种阴森恐怖的氛围,仿佛地下监狱一般,恐怕当年也没人敢到这里盗取皇粮!
一扇斑驳破旧的门内,有一个巨大的木质轮盘,究竟是啥工具起啥作用,没有介绍和文字说明,不过根据圆盘上均匀分布的木把手看,我猜测可能是用于起运粮食的绞盘,通过木盘转动绞动绳索把打包的粮食搬到马车上。当然,具体作用是什么,且听专家怎么说。
穿过规模宏大的粮仓,眼前豁然亮开,气势恢宏的皇家马厩出现在眼前,这与我们国人印象中的马厩完全不同,十余堵厚约1.5米、高约十米的红土墙将马厩分成间隔5、6米的马圈,马厩顶上曾经巍峨的屋顶不知何时消失殆尽,如今只任风雨侵蚀着这些残垣断壁,一些柱墙顶部已长满衰草。
穆莱·伊斯梅尔能征善战,勇猛无匹,他在位期间,将欧洲人占领的沿海据点一一收复,并且欧洲太阳王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建立了深厚友谊,并且在奥斯曼帝国的虎视眈眈下保持了独立,奠定了阿拉维王朝统治摩洛哥延续至今的基础。伊斯梅尔非常爱马,他精心设计和建造的皇家马厩养了匹阿拉伯骏马,他每天都要去马厩巡视并骑上驰骋。你简直无法想象马厩每天人欢马嘶的景象是何等壮观!
马儿们受到国王的优待,可有些可怜的人儿却更加不幸!伊斯梅尔精力旺盛,不仅养有匹骏马,后宫还有多名各种肤色的妃子,活了80岁,共生育个儿子和个女儿,这项纪录空前绝后,可谓非洲第一牛人、超级播种机。不过他还有一项残忍的嗜好:每天抱着一名儿子,踏着一名奴隶的头翻身上马,然后单手挥刀砍下奴隶头颅,整个动作一气呵成,绝不拖泥带水!
国王挥刀砍头的恐怖场景不再有了,皇家马厩万马奔腾的景象也不复还了。时过境迁,这里俨然成为另一种生灵的栖息地了,马厩的角落里,三五成群的喵星人在阳光下或躺或卧,或打盹或半眯着眼,或在人们呼唤下瞪着神秘的大眼将你凝望。想想那些刀下之鬼,借用《伊斯坦布尔的猫》中的一段:如果有只猫抬头望着你。那一定是你最幸运的时刻,因为那是生活在对你微笑,这些幸运的时刻提醒着我们,还活着。哈哈!是的,你我都还活着!
走出皇家马厩转到外墙侧面,这里有个长方形的人工湖,湖畔种有大树、鲜花和草坪,一尊青铜雕塑立在路旁的人行道上,这雕像也没有任何介绍,不过从他的体型看似乎与书中对伊斯梅尔的描述相似:身材瘦削植长,浅栗色的头发,长圆形的脸,蓄着八字胡须,皮肤呈深褐色,两眼炯炯有神,声音洪亮。守在心爱的马厩边大概也是伊斯梅尔的心愿吧!
湖对岸便是皇家马厩的院墙,从外部看去,更显当初的规模和排场,这个坚固耐用的大型建筑在年里斯本大地震的余波中,遭到了损毁,从此渐渐荒废。巨大的人工湖曾经用来保障数百匹御马的饮用,而今成为人们漫步散心的休闲场所,湖中还成为野鸭和鹳鸟们的乐园,怪不得许多游客参观完毕会发出历史悠悠,人生匆匆的感慨!
伊斯梅尔与路易十四同属好大喜功之人,当伊斯梅尔得知法国的凡尔赛宫建成后,以富丽堂皇和雄伟壮观闻名于世,便着手打造梅克内斯,他征调成千上万的俘虏、罪犯及叛乱分子为其修建心中的皇城皇宫,虽然直到伊斯梅尔去世,整个工程也未完工。不过从梅克内斯遗留下的建筑群来看,这些由城墙、宫殿、清真寺、花园、拱廊组成的古城,依然散发着阿拉伯和欧洲古典主义结合的艺术魅力!
绵延25公里的古城墙几乎成为梅克内斯最醒目的标志,这是伊斯梅尔为自己树碑立传而修建的。如果说这条城墙是一根镶满钻石的阿拉伯腰带,那么以“胜利”、“凯旋”之意而得名的曼苏尔城门就是这条腰带上最为璀璨耀眼的明珠。高大、雄伟,马蹄形半拱门两侧立着两座廊楼作为护堡,大门上方镶嵌了许多翡翠一般的马赛克,造型别致、纹饰精美,顶端是阿拉伯箴言。
庄严华丽的曼苏尔门对面是哈丁广场,这里环绕有的古城墙分布着数道马格里布式古城门,广场周围商铺店肆林立,是古城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每天都有丰富的集市和民俗表演。古城建筑大多为橘红、橙黄,那么,梅克内斯为何称为黑色之城呢?
梅克内斯被称作黑色皇城,并非像其它三座皇城以建筑色彩来命名,梅克内斯的得名缘自一支骁勇善战、无往不胜的军队。伊斯梅尔为了抗击侵略,确保王朝长治久安,他采用赎买方式大规模购买男女黑奴,互相婚配并生育,创建了一支绝对忠诚、所向披靡的黑奴御用军。《权力的游戏》中龙母的无垢者军团便是受此启发。黑色禁军共15万人,从未尝过败绩,因此梅克内斯黑色之都的名头由此而来。呵,矮种马不听话,放在当年可是要被杀头哟!
哈丁广场的商品交易相当火爆,各种摩洛哥特产的水果、陶瓷、服饰、地毯等,摆满地摊,橄榄就不必说了,这些鲜嫩丰满的仙人掌果、软籽石榴,价廉物美,看着就嘴馋,几个迪拉姆就一大口袋,如果嫌麻烦,商贩还可立马给你榨成汁,一饮而尽,岂不快哉!
梅克内斯古城保护得非常好,古城几乎保持着数百年前的仪容,政府在古城外围已建成新的现代化的居民区,宽敞的道路,开阔的视野,许多投资者蜂拥而来,大量的酒店餐馆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边缘拔地而起,不知古城能否顶得住这些商业浪潮的冲击?流云飞逝,岁月流转,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祝福你,梅克内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