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鹏1-集约-从南京南站登上高铁G次列车,42分钟达到安徽省蚌埠南站。高铁一路飞驰,穿越着江淮平原,先过滁州,再到蚌埠。从车窗向外望去,除了大片田地,还有村庄、沟渠、河道和落尽叶子的树林。这里是六朝京畿之地,素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的说法。自宋朝经济重心南移之后,江淮平原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产区。G次列车还会经过安徽凤阳。年11月的一天夜里,滁州市凤阳县小溪河镇小岗村18位农民,在一份承包责任制的文书上按下鲜红的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幕。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土地由家庭分散经营,给中国农村带来了活力。四十年后,年12月中旬,新经济人来到蚌埠。此时,随着老人们故去,年轻一代离开村庄,碎片土地正在被重新整合起来,进行规模化种植和养殖。几年前,有人怀着重构产业的雄心,来到这片肥沃的田地。他们很快发现,土地碎片化导致种植品种分散,生产出来的粮食很难卖到好价钱。在全国做土地流转业务,聚土网创始人兼CEO田靖隆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说:「同一块地里,东头种玉米,西头种小麦。即使同一品类,品种也五花八门,收割后卖给贩子,只能按照普粮价格卖。」年,田靖隆和团队把订单农业带到江淮平原。过去,粮食从农田到工厂要经过多次交易和转运。主粮从农田到工厂,毛利率约为15%-20%,转运成本和损耗占了大头。一旦有套利空间,贩子之间还会来回倒货。订单农业,则直接连接农田和工厂。平台从下游加工厂和品牌商拿到订单,然后组织上游农户规模种植或养殖。整个过程中,平台集中采购种子、化肥等农资,组织农机合作社完成播种、除草和收割等环节,以约定价格收购检验合格的产品。田靖隆认为,聚土网没有想着干掉中间环节,而是要搞集约化。他说:「当土地集约了,品种集约了,下游给了上游订单,种子、化肥等农资就可以一次性采购,节约了社会成本。」▲聚土网创始人兼CEO田靖隆截至年10月,聚土网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订单农业,覆盖20多个品类,重点服务多万亩土地,年营收达到8亿元。其中,主粮占比超过60%,调味品和水产品等次之。新经济人:为什么不把单品做透?田靖隆:一个单品,放量至少需要两年时间,第一年试点,第二年扩张。提前把有价值的品类试点好,以后再拓展的时候,我知道坑在哪里。田靖隆说,如果单品市场规模超过亿元,就会考虑去做。2-收粮-从蚌埠南站出发,坐上20元/位的面包车,一个小时后到达固镇县汽车站。汽车站门口,黑车司机殷浩南快步上前,热情地问:「你两个上哪去?」年轻的时候,殷浩南带着妻子,到上海、杭州、南京、昆山和嘉兴等城市打工,做过清洁工,也待过工厂。如今,大儿子七岁,小儿子两岁,他回到县城跑客运,妻子去了一家幼儿园教孩子们。殷浩南从手机视频里看到,产地的橙子一斤才几毛钱,卖到蚌埠固镇成了几块钱。「种地的人赔钱,吃的人吃不起,你说这差价都弄哪儿去了?」短暂停顿后,他回答说,「中间商挣了大头,这帮人最不是人。」新经济人提到,最近有创业者把农民组织起来,规模化种植和生产,产品直接卖给下游加工厂。殷浩南不相信,他说:「生活没有那么美好,也不要这么乐观。」在殷浩南的记忆里,前些年蔬菜大棚流行,固镇人一拥而上,到了收获的季节,很多农民找不到销路,菜都烂在地里。新经济人在四川宜宾也发现,一家成都的公司到宜宾筠连县下了订单,让农民种芹菜,可是收菜的时候,找不到人。▲固镇县石湖村的冬小麦年夏天,聚土网进入固镇县,情况大致如此。不过,一次收粮行动,让订单农业在这里打开了局面。年5月,聚土网在固镇县设置了15个服务站,也叫小站。年下半年,聚土网在各地设立小站,大大减少了一线的人工成本。现在,全国有多家小站,三分之二是农业合作社。小站在本地有仓储,按照聚土网的标准收购粮食,检测水分等指标;每收一斤小麦,小站能拿到两分钱。营销负责人张钰文给每个小站配了一位区域经理,负责开票和结算付钱。开出来的票,代表着花出去的钱,也意味着收上来的粮食。到了晚上,所有单子汇总到张钰文手里。团队每天只能睡四个小时。夜里两点多,张钰文还在查看前一天交割的单子,清晨6点,又要起身到各个小站检查。他说,收粮持续了十五天,前十天疯狂收粮,追求利润,后面五天全力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