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种草子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只为完成女儿遗愿,曲阜这位母亲扎根山野九
TUhjnbcbe - 2023/6/19 21:10:00
白癜风哪里治最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易雪

9月21日上午,曲阜市石门山镇丁庄村,65岁的舒平头发泛白,手握锄头在山脚下的林畔田间刨土劳作,这样的劳作她已坚持九年。

九年前,“抗癌女博士”于娟不幸辞世,留下一部《此生未完成》遗著。为完成女儿遗愿,于娟的母亲舒平背起行囊,只身一人走进光秃秃的荒山,租住民房定居下来,用爱与回忆作为支撑,用锄头与布袋作为信念,开始了艰辛的种树造林生涯。

9年时光,柔弱的舒平和闻讯聚集的志愿者们将树种一颗一颗撒在万亩荒山之中。绿化荒山两万亩,种植楷树千万棵,这是舒平目前已对女儿兑现的承诺。

此生未完成,遗憾离世

舒平要帮女儿完成遗愿

21日上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了曲阜市石门山镇丁庄村的“母亲林”,舒平正手握锄头在田间刨土,这里是她每天劳作开始的“第一站”。“这里离我住的地方比较近,每天出门我都要过来看看,它的名字叫做‘母亲林’,对我来说也算是个念想吧。”舒平感慨地说道。

这是一位痛失女儿的母亲的心声和念想。年4月19日,复旦大学“抗癌女博士”于娟不幸辞世,并留下一部《此生未完成》遗著。那年秋天,56岁的舒平带着卖房为女儿治病剩下的钱,只身一人来到了曲阜九仙山下的龙尾村。她要在这荒芜的山间建设一片森林,实现对女儿的承诺。

大约上初中时,舒平带着于娟做三轮车外出,小于娟看到三轮车师傅衣着破烂,央求妈妈一起从车子上下来,跟着三轮车步行。回到家后,小于娟向外公请教,怎么才能帮农民致富,外公告诉她农民致富一是养猪,一是种树。种树帮农民致富的念想便在小于娟心里萌芽了,这个念想一直伴随着她读大学、读硕士、读博士。年,于娟在挪威留学时,舒平去看望她,母女俩在奥斯陆湖边散步时,对湖边幽静的森林心醉不已。正是在那里,母女俩有了一个美丽的约定:将挪威的森林“搬”回家乡。

天有不测风云。年元旦,担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策学院讲师的于娟,被确诊为晚期乳腺癌。与病魔作斗争、被媒体冠以复旦大学“抗癌女博士”的于娟,病中所写的数十篇《癌症日记》,感动无数人。于娟辞世后,舒平只身一人走进曲阜九仙山,栽下第一株楷树,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种树生涯。

心心念念都是植树造林

历尽艰辛换来万亩葱茏

首年种树,并不那么顺利。教师退休的舒平对种树几乎一窍不通,从外地运来的40万株楷树苗,辛辛苦苦种下,一个月后只存活了三成。

伤心痛哭的舒平没有放弃,她请教村民、咨询林业专家,找到了一个种树办法。秋末冬初时,她把楷树种子和土撒在石缝间,来年春风一吹,这些种子就破土发芽,在山石上坚韧生长,苗木的成活率高达70%以上。造林的速度加快了,春秋天种树育苗,夏天和冬天巡山维护,她从一名门外汉成了种树的行家里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昔日光秃秃的荒山日渐葱茏起来。年,舒平在曲阜吴村镇龙尾村的山上植树,绿化了一万亩荒山,龙尾村的荒山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能源林。年,她找到新的战场,走进临近的石门山镇丁庄村,继续能源林建设。

山野间历年的磨砺,体态瘦弱的舒平在满是荆棘的山路上健步如飞;每天十几里的山路对她来说,早已习以为常。现在每天天刚亮,舒平简单吃两口馒头,背上一把锄头、拎起布袋和垃圾夹,一天的种树劳作便开始了。九年来,仅在曲阜九仙山周边,舒平和志愿者便绿化荒山两万多亩,种树超过一千万棵。有人算过一笔账,舒平九年来上山下山行程超过4万里。

劳作间隙,舒平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现在是秋天,山中防火的工作比较重要,再加上来山林体验游玩的人多了,山上不免会有一些垃圾,捡拾垃圾保护山间环境更为重要。”一个印有“挪威森林”字样的破旧布袋,在舒平手中已经用了有3年之久,原来这个布袋是舒平从曲阜一家破产的面粉厂买来的,当时她买来大小布袋共多件,她把这些布袋分发给了志愿者,每每上山种植树木、捡拾垃圾时,布袋成了他们最忠实的伙伴。

与树为伍,与山为伴。眼中所见是山是树;心中所想,是山是树。舒平太爱这片山这片树了,在山上和树打交道,舒平经常忘了时间,有一次天黑赶上下雨,下山途中,舒平不小心从陡峭湿滑的山路上滚了下来,脚受了伤。

不畏艰辛,心心念念,9年的坚守,个日夜,舒平坚持把“希望”种满一片片荒山,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从未改变。“每次从山上下来的时候,山下89岁的苏大娘都会做好晚饭等着我,可能也是山里这些村民的温暖,让我的信念更加坚定下来。”舒平说道。

亩“废地”变成良田

复生能源林遍布全国各地

“你看,这就是我们种的*连树的种子。”舒平手里拿着一颗种子向记者介绍,“这种子一斤可以榨出4两生物柴油,长出来的树叶还可以当做红茶品尝,甚至也可以炒菜。”

舒平现在所居住的丁庄村,位于曲阜北部山区内,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之前村里有4个窑厂,占地多亩,村民基本靠此为生。随着国家环境保护*策的出台,村内的窑厂先后被关停,村民的收入一落千丈。“窑厂关停后,所占用的土地在三年内是长不出粮食的,村里的青壮年一看没收入,就都出去打工了。”丁庄村*支部书记丁庆楼说道。

年,舒平从丁庄村将这些土地承包下来。“咱当时很疑惑,多亩的废地,老百姓都不种地了,舒老师承包下来干啥用呢?”丁庆楼笑道。原来,舒平将这些地承包下来之后,第一年就种上了树,以树养地,将土壤“盘活”,再种植粮食。今年是舒平承包土地的第三年,她种的玉米可谓是颗颗分明,粒大饱满。在她努力下,亩“废地”变成了良田。

“村里有不少55岁以上的老人,出门打工对他们来说太难了,我把地承包下来,让这些老人每天过来种种地,他们能拿到60块的工钱,也算是有了收入。”舒平说,今年上半年,疫情导致了村里很多人不能外出打工,这片“废地”便成为了村里很多家庭的收入来源。“或许正因这样,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我的义工团队,在农忙之余,他们会扛起锄头,义务地与我一起上山去种树。”舒平默默无闻的坚守,感动着身边人,也在他们心里种下一颗坚强和爱护环境的种子。

舒平将“挪威森林”一片片“搬”回家乡,受其感召,曲阜、济宁乃至全国各地已有近30万名义工加入“挪威森林”公益项目。除了曲阜九仙山附近的2万亩山林,陕西、新疆、福建、贵州、河北等地还有30多个“挪威森林”,有些义工甚至还把楷树种子带到了国外。如今,“挪威森林”有了正式的名字:曲阜复生能源林。

“于娟走了吗?不,于娟还在。我相信,她就在我身边,与我一起看着这些山,这些树,这片森林,以及这森林里无限的生机,和蓬勃的希望,也愿这山间永远绿树葱葱,让这份美好与世界同在。”舒平意味深长地说。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1
查看完整版本: 只为完成女儿遗愿,曲阜这位母亲扎根山野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