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种草子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2000亩白茶种植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TUhjnbcbe - 2023/5/9 21:32:00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要

1.1.1项目名称

柘荣白茶科创园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单位

XXXX发展有限公司

1.1.3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1.1.4项目建设地点

福建省柘荣县

1.1.5项目负责人

XXXXX

1.1.6项目投资规模

本项目总投资为.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41万元(建安工程费用为.00万元,土地费用为.00万元,其他费用为.36万元,预备费.05万元),建设期利息为.58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00万元。

本项目建成后,达产年可实现年产值.00万元,计算期内年均销售收入为.00万元,年均利润总额.80万元,年均净利润.10万元,年均上缴城建费及附加费.31万元,年均上缴增值税.23万元;投资利润率为21.45%,投资利税率为27.32%,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17.56%,税后投资回收期(含建设期)为6.69年。

1.1.7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拟建设白茶种植园亩,白茶加工区占地面积65亩。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可产白茶产品55万斤。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1.1.8项目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资金.0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为项目企业自筹资金.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00万元。

1.1.9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工程建设工期预计12个月。

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1.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

2.《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年中央一号文件);

4.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5.《中国茶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建议(—)》;

6.《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8.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府印发《关于做好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

9.《福建省促进茶产业发展条例》;

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及使用手册》(第三版);

11.《工业可行性研究编制手册》;

12.《现代财务会计》;

13.《工业投资项目评价与决策》;

14.项目公司提供的发展规划、有关资料及相关数据;

15.国家公布的相关设备及施工标准。

1.4编制原则

1、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基础设施条件,将该企业现有条件均纳入到设计方案,合理调整,以减少重复投资。

2、坚持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的原则,采用国内最先进的产品生产技术,设备选用国内最先进的,确保产品的质量,以达到企业的高效益。

3、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各项方针、*策和有关规定,执行国家及各部委颁发的现行标准和规范。

4、设计中尽一切努力节能降耗,节约用水,提高能源重复利用率。

5、设计中注重环境保护及节能降耗,在建设过程中采用行之有效的环境综合治理措施。

6、注重劳动安全和卫生,设计文件应符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劳动卫生及消防等标准和规范要求。

1.5研究范围

本研究报告对企业现状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承办条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论证;对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和预测,确定了本项目的产品生产纲领;对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措施、意见和建议;对工程投资、产品成本和经济效益等进行计算分析并作出总的评价;对项目建设及运营中出现风险因素作出分析,重点阐述规避对策。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2.1项目提出背景

中国是茶叶源产地和第一生产、消费大国,有上千年的饮茶历史,茶叶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中国茶区广阔,有着近两千个产茶县,不一样地区的我国茶人,应用各有的智慧型和茶叶种类,生产制造出了外型形态各异、香味各具特色、味道各有特色的茶叶,至少有红、绿、青、*、白、黑六大茶类多种多样,构建了栽种总面积、生产量和茶叶类目位列全球第一位的基本。近年来,我国茶园面积与产量产值继续增长,产品质量持续向好,大宗茶开发利用空间大,消费人群年轻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稳中略升,出口量额受国际利好影响创下新高。

从世界范围看,茶消费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全世界有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茶叶消费习惯,有超过20亿人在饮茶,并且饮茶人数还在持续增加。茶行业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新零售等新商业环境的影响下,也站在了产业创新升级的风口。业内专家认为,提升茶产业附加值,加快不同行业融合,提速走出去步伐,借力新时代品牌传播,打造健康绿色产业将是全行业未来的诸多着力点。作为世界主要产茶大国,我国对茶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传统优势产业,国家近年来相继出台的《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年)》等文件都提出了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

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指一种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具有外形芽毫完整,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绿清澈,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冲泡后品尝,滋味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白茶除了含有其他茶叶固有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活性酶,国内外医学研究证明,长期饮用白茶可促进脂肪分解代谢,有效控制胰岛素分泌量,分解体内血液多余的糖分,促进血糖平衡,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另外,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

白茶有新老之分,新茶鲜爽甘甜,茶叶中的活性酶未被破坏,随着时间流逝而缓缓发酵,香气又会逐渐转变。陈放3-5年后,白茶的香味会被打磨为清新的荷叶香;而8年以上的白茶,则有清甜的枣香;若是存放15年以上,白茶会蜕变成醇厚甜润的药香。白茶无疑是近年来茶行业最强劲的增长点,白茶品饮热潮正在举国上下持续蔓延,喝白茶已成茶友圈新时尚。

近年来,我国白茶产量大幅度增长,在生产分布方面,福建省是我国白茶的主要产区。福建省柘荣县县地处北纬27°*金产茶带,太姥山主峰东狮山坐落此处。99座千米高山,多天的云雾缭绕,多毫米的充沛雨量,71%的森林覆盖率,98%的空气质量优良率,60多万亩富含锌硒的纯净土壤,沉淀出“柘荣高山白茶”茶香更浓、茶气更足、回甘更甜、更加耐泡显山韵的独特风味。作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高山白茶之乡,柘荣高山白茶成为该县的重要产业。如今,柘荣白茶种植遍及千家万户,全县白茶面积7万亩左右,柘荣县通过抓好重点茶企加工生产线升级改造、创新工艺、鼓励茶企参加各种质量评比,推动了品牌建设、品质提升、知名度提高,拓展高山白茶新天地。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白茶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约42%。未来在白茶加工技术进步和健康消费理念的背景下,我国白茶消费量有望继续增长。

茶产业不仅是高效产业,也是富民产业、生态产业、文化产业,鉴于以上背景,项目方结合柘荣县优质的白茶资源、产业和区位优势,依托公司多年以来在茶产业技术、工艺、经营、业务经验以及行业资源等方面的积累,建设本次“柘荣白茶科创园建设项目”,本项目将以科技支撑、品牌引领、新型营销为重点,坚持市场化运作,扩基地强加工促营销,将本项目打造成集茶叶种植、研发、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特色精品项目,使本项目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增收的“钱袋子”、项目地区发展的“好路子”,为“乡村振兴”做出产业支撑。项目建成后,将辐射全柘荣县乃至整个福建与茶有关的行业发展,同时,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增强柘荣县茶产业竞争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延长优势特色产业链,打造优势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以及“三农”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本次项目的提出恰合时宜且意义重大,项目建设具备一定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实施不仅会给项目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

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2.1顺应我国茶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茶已成为全球推崇的绿色饮品。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渗透于人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在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茶文化对茶叶整个产业链的影响,茶经济与茶文化互动发展,已在提升我国茶叶产业的竞争力和促进世界茶叶消费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年,全国18个主要产茶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茶园总面积为.09万亩,同比增加.40万亩,增幅3.13%。茶园面积的扩张,也带来了产量规模的上升,年,全国干毛茶总产量.32万吨,比上年增加7.71万吨,增幅2.6%。茶叶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已成为主产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优势农业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次项目正是顺应了当前我国茶产业的快速发展,项目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开展白茶种植、加工及推广销售,推进茶业增长方式转变,茶业功能的拓展延伸,茶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加速传统茶业向现代茶业转化,推进我国茶产业的良好发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0亩白茶种植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