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种草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它是中药里的雪糕,也是响当当的白虎将军 [复制链接]

1#

谈起石膏,世人皆知,大多数人医院常常会用石膏固定,还有些人知道“石膏点豆腐”的言论,在我们平常吃的豆腐里也有放石膏,那石膏到底是什么成分,为什么应用领域这么广泛?

在临床跟诊中也时时发现石膏这味中药。石膏作为大寒药物,这么频繁的使用不会伤及胃气么,不论是医者,患者,还是普通老百姓,对于石膏均有不同程度的偏见,大多数人对于石膏都是一知半解,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认为其性大寒,极易损伤脾胃,故而医者避之不用,患者见之则惧。

中药当中有四大名药——附子、石膏、人参、大*。

这几种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均有斩关夺门之力,在治疗疾病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将*一样的气势,大*被称为“药中张飞”,石膏被前人称为白虎将*,是其中唯一一味金石类的药物。

石膏属性属金,与西方相对应,西方乃白虎神兽之位,故而石膏又曰“白虎”将*。

石膏的产地以山东最为显著,一般于冬季采挖,冬天采的石膏犹如雪上加霜,更加了一分石膏的“寒性”。

在医圣张仲景的“白虎汤”之中,生石膏便为药物方阵之中的君药,可见其称为“白虎将*”的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神农本草经》中将石膏归于中品,认为其: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苦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

从论述中可以看出石膏主要应用于有明显热象的病症,其药性为辛甘大寒,入肺胃、兼入三焦,是诸经“气分”有热时的常用药物。

功效以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为主,常用于退热。如果重用生石膏可泻火气,轻用则以解肌发表为主,其甘味还可缓脾益气,生津止渴。

有人曾把石膏比作中草药中的雪糕,不仅能够退热,并且无色无味,可以掺在米粥中进行服用,在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对于石膏与粳米相配治疗退热的诸多医案中就显示出其强大的功效了,但如果把石膏在高温烧煅,成为煅石膏后就以外用为主,主要用于多敛疮、生肌、止血。

从石膏成份上来看,生石膏的主要成份是CaSO4?2H2O,与CaCO3不同,CaCO3主要形成的是方解石,其色*,又被称为“*水石”,具有清热利湿、通脉解*的作用,在药店,如果我们看到的生石膏药物的碎部是一片片的,那就是生石膏无异了,大家在买药时注意区分开来。

近年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石膏确实有解热的作用,如果与知母相配,解热的功效更为明显,二药配伍,也就形成了著名的“白虎汤”。

对于石膏,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其煎煮方法。

在传统的中医学教材中,大多认为石膏属于矿石类药物、质地坚硬,难以熬出有效成分,所以在介绍煎煮注意事项时,其中提到先煎,就拿石膏作为了一味被举例的药物,但在翻阅过许多中医经典著作后发现,对于石膏先煎的说法很少出现。

在《伤寒论》中用生石膏的方共有7首,最具有代表性的当然是白虎汤,有粳米的方子均提示“煮米成汤成”即可,而不用粳米的方则与其他药同煎,如大青龙汤、麻*杏仁甘草石膏汤。

在临床跟诊学习中,也发现老师常常嘱咐患者将石膏与他药同时煎煮,有现代研究表明,将生石膏放入毫升水中加热,当其温度在20℃、60℃、℃、℃时,硫酸钙的溶解克数分别为2.2克、2.3克、1.6克和1.55克,这一方面提示了石膏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其水溶性是不因水温度低而发生变化的。

另有研究表明石膏与其他中药配伍的汤剂中,由于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均能使石膏的溶解度增加,煎出率显著增大。可见,生石膏先煎是没有必要的,同时提倡与其他药物共同煎煮,以更好的发挥其疗效。

其次,我们还要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