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种草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JMCB沈晓骅课题组揭示长链非编码R [复制链接]

1#

增强子(Enhancer)作为一段DNA调控区域,已被证明可以控制启动子的活性从而促进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在增强子研究的基础上,各种组织及细胞类型中的超级增强子被陆续鉴定出来并被证实其功能的重要性。截至目前,在小鼠的胚胎干细胞中已知有个经典增强子(Typicalenhancer,TE)以及个超级增强子(super-enhancer,SE)。

SE在细胞命运决定以及疾病发生等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SE上富集大量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factors)、辅因子(co-factors)以及表观调控因子(epigeneticregulators),这些因子在SE功能维持及活性调控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已被证明在生命活动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lncRNA和SE之间是否存在位置上或者功能上的相关性还不是很清楚。那么,lncRNA是否参与SE的活性调控呢?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又是什么呢?lncRNA和SE之间的功能相关性对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s,ESCs)的多能性维持及分化过程是否会产生影响呢?

近日,沈晓骅团队在JournalofMolecularCellBiology(JMCB)发表了题为“LncRNAPlatr22promotessuper-enhanceractivityandstemcellpluripotency”的研究成果,系统性地揭示了lncRNA对邻近SE的活性调控及其具体的分子机制。

研究思路与结果

首先,为了探索lncRNA和SE之间潜在的关系及生物学意义,作者对lncRNA与SE在基因组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作者以随机挑选的基因组区域为背景,鉴定了所有基因与SE和TE的位置关系,发现SE趋近于靠近lncRNA是普遍存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lncRNA可以调控邻近SE的活性。

随后,作者以lncRNAPlatr22及其邻近的SE(Platr22SE)为例,系统并深入地研究了它们在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及其命运调控中的重要性。作者利用CRISPR/Cas9系统研究了Platr22对邻近SE的活性调控作用,证明了Platr22RNA可以结合在邻近SE区域,同时对其活性进行顺式调节(incis),同时作者也证明Platr22及Platr22SE对ES细胞多能性的调节作用。有趣的是,与短期过表达Platr22不同,长期过表达Platr22会降低seRNA和ZFP的表达。这说明在长期过表达Platr22的过程中,可能会激活代偿调节。

最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分子及生化手段证实了Platr22RNA产物可以结合在邻近SE区域。通过进一步研究,作者找到了Platr22所结合的蛋白,发现Platr22通过介导这些蛋白(DDX5、hnRNP-L以及ZFP等)到邻近SE区域形成一个转录活性中心(见下图)。Platr22通过调节这些蛋白在该区域内的结合从而调控SE的活性,进而参与到ES细胞多能性维持及细胞命运决定等过程中。同时,通过在动态变化过程中研究lncRNAPlatr22对Platr22SE活性的调节作用,证明其在细胞的多能性维持和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分子机制模式图

小结:作者以小鼠的胚胎干细胞为模型,利用生物信息学、遗传、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手段,深入探讨了lncRNA和SE的位置及功能的相关性,首次揭示lncRNAPlatr22对邻近SE的具体调控机制,同时探究并证明了Platr22及其邻近的SE在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维持及分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项研究不仅为细胞命运调控网络提供了实验支持,拓展了lncRNA和SE相互调控的关系,同时还为以SE为基础的癌症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悉,沈晓骅实验室博士生颜丕熙和卢金龙为本篇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尹亚飞博士和沈晓骅教授为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张奇伟教授为本项目合作者,并对课题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细胞/发育与再生医学系的王建龙教授、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付向东教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周兵研究员对课题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

作者简介

沈晓骅实验室主要致力于探索基因组中非编码核酸序列调控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的新机制。包括从系统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非编码RNA、基因组重复序列和RNA结合蛋白影响转录和染色质高级结构的新模式,从独特的视角来揭示干细胞多能性和细胞命运决定的普适性规律。近年来主要成果包括:

认识非编码RNA调控邻近基因转录是一种普遍模式,为lncRNA功能预测提供概念性突破(CellStemCell,和;Development,;JMCB,);

非编码RNA和RNA结合蛋白广泛结合于人和鼠的基因组,它们在转录过程中被招募到染色质上,并反馈调控转录和染色质结构(MolCell,;CellReports,;Nature,);

基因组重复序列协同调控基因表达和染色质高级结构的新颖功能(CellReports,)。

沈晓骅现为清华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清华医学院长聘副教授和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高级研究员,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CellReports》编委会委员。

招聘信息

沈晓骅实验室招募志同道合的科研工作者,包括博士生和博士后。

请联系:xshen

tsinghua.edu.cn

此外,该论文的另一通讯作者尹亚飞博士现已以研究员的身份入职浙江大学医学院,课题组主要探究非编码核酸对基因表达调控及其在细胞命运决定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详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