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万物逢春,百花齐放的日子来临时,我们看见娇艳的鲜花之后,一般都会感叹一声“哎呀妈呀,这花长得可真好看啊!”然后拿出手机,打开相机,弯腰,对焦,按下快门。照片生成,再发个朋友圈,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是!这样很没有探索精神啊喂!难道你们不好奇它叫什么名字,关于它有没有点小故事之类的嘛?
所谓“到处皆诗境,随时有物华”,天理的各处都埋藏着宝藏,今天我们的时针将往回拨,带领大家去重温,去认识那些或被我们忽略,或令我们驻足欣赏的野花(不是)吧~
蓝色矢车菊
花期:每年2月-8月
一花一语:遇见、幸福
出没地点:多见于健行道与化成路的十字路口旁的花圃
植物趣闻
矢车菊的故乡在欧洲。德国的山坡、田野等地,到处都有它的踪影。它以清丽的色彩、芬芳的气息、美丽的花形和顽强的生命力广受德国人民的喜爱,被奉为国花。此外,它还是马其顿的国花。
黑种草
(loveinamist、devilinthebush)
花期6月-7月
一花一语:清新的爱,无尽的思念
出没地点:多见于化成路和5号教学楼之间的花圃
植物趣闻
因黑种草神秘梦幻的美,从伊丽莎白时代开始就深得园丁们的热爱,关于黑种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年前。黑种草喜欢阳光,干燥和温暖。黑种草的花朵凋谢以后,中间的子房会膨胀成一个圆球,它的种荚也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外星人的脑袋。花落果成之际,突然惊现一个神秘的外星来客。
金鸡菊
01
花期:5月-9月
一花一语:代表上进心、竞争心
出没地点:6号教学楼与化成路之间地花圃
植物趣闻
原产于美国南部的金鸡菊有一个特点就是耐干旱,没有水它仍然可以自由地开花,金灿灿的。金鸡菊的花瓣有4个“指头”,像极了鸡爪,金鸡菊就如它的名字一样,金鸡报晓,总是有着积极的心态,因此金鸡菊就代表着上进心。
旋覆花
02
花期:6月-10月
一花一语:别离
出没地点:2号、6号教学楼与化成路之间地花圃
植物趣闻
在《甄嬛传》中有这样一个小场景,发生在甄嬛差点被下*谋害的晚宴上,宫女们奉上甜点,皆是妃嫔素日各自所爱,贵妃的金丝燕窝,德妃的樱桃酒酿,蕴蓉的红枣血燕,甄嬛的则是平素养身所饮的旋覆花汤。结合后文可知,被下*的食物就是那碗旋覆花汤。
天人菊
花期:6月-10月
一花一语:团结、同心协力
出没地点:健行道报刊亭的东面
植物趣闻
天人菊是台湾省澎湖县的县花,又因为在澎湖四处可见,所以澎湖也被叫作菊岛。在岛上遍布的天人菊,颜色鲜活并且看起来总是生机勃勃的,所以天人菊也被澎湖人们赋予了一种精神,一种不屈不挠,永远向上的精神。同时天人菊在防风固沙方面效果显著。另外因为天人菊红*花色的搭配非常符合中国“喜庆吉祥”的传统概念,所以它们就成了路边花坛的常客喽~
忘忧草
花期:6月-8月
一花一语:忘却一切不愉快的事
出没地点:3号教学楼与第二食堂之间的花圃
植物趣闻
为何忘忧草(萱草)会成为中国的母亲花呢?原来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种一些萱草,希望母亲看着这些花,就能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历代文人也常以萱草为咏吟的题材,因此萱草在中国就成为象征母亲的花。
玉簪花
花期:8月-10月
一花一语:冰清玉洁
出没地点:多见于化成路两侧、管理学院东面
植物趣闻
你知道世界上最咸的植物是什么吗?
是什么?
是玉簪花。
怎么讲?
玉簪属的拉丁名是Hosta,齁死他。
传说王母娘娘对女儿的管教非常严,爱玩的小女儿便寻找机会跑下凡间。王母娘娘知道后,把头上的玉簪扔下凡间监督小女儿。一年后玉簪落下的地方竟开出玉簪一样的花,这就是为什么得名玉簪花的原因。(当然,传说也只能是传说啦~)
丝兰
花期:夏秋间
一花一语:盛开的希望
出没地点:常见于天理各大花圃
植物趣闻
它性极耐寒,健壮,四季常绿,有很强的观赏价值;其叶纤维强韧可以制成绳子,有一定经济价值;环保价值更值得一提,有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的能力,在如今空气质量较低的环境下,来一盆丝兰还是很有必要的啦!想必在夜里开放的花都有种独特的魅力,像夜空中的神灯,吐露着奇妙的芬芳,花苞硕大,坚挺着竖立在那儿,不卑不亢,不是昙花一现,却是持久在夏夜里照亮一片光芒,纯白如洁的她似出水芙蓉一般。
天理花开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知识点暴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摘花折枝的事情不要做,赏花记得手下留情,有些花草不仅仅只有观赏价值,也又一定的保持水土的作用。
为了我们能有一个和谐美好的校园,
请用爱心去呵护周围的一花一草一木,
用热情去传播爱护花草树木的理念,
用行动去肩负起共创绿色家园的重任。
所以到时我们就带好手机,打开本篇推送,在天理校园里快乐地认认花草就行了,记得管好自己的小爪爪哦~(由于篇幅原因,这里仅放了天理一小部分的fafa。还有很多,比如:玉兰花、黑心金光菊、林荫鼠尾草等等都没介绍到,没介绍到的fafa就留给大家去探索啦~)
图文来源:新媒体中心百度互联网图文编辑:邱新晴监制:宋振*责任审核:王丽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