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种草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佳文分享肉仔鸡肠道共生微生物的作用一 [复制链接]

1#
散发型白癜风的护理方法有什么 http://www.lesontuan.com/jktd/fyys/1686.html
01

引言

对肉仔鸡过快生长性能的过度追求导致了动物胃肠道发育发生了改变,一些负面效应显现出来,如代谢紊乱、免疫活性差、对病原菌易感。对于这些生长快速的动物,常用的方法是在日粮中添加亚治疗剂量的抗生素以促进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然而,像这样的添加剂会带来其它未曾预料的结果,有许多报道证明抗生素使具有抗性的病原微生物发生几率大为增加,从而对公共健康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肉仔鸡肠腔和肠道粘膜表面是微生物栖息的主要场所,抗生素的存在改变了肉仔鸡胃肠道生态系统,使用亚治疗剂量的抗生素可能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稳定性,并减少肠道中乳酸杆菌的数量。

在家禽生产中,在饲料中禁用抗生素使人们意识到共生微生物区系对于动物健康的作用,了解了肠道微生物对于营养和健康的作用十分重要,它可实现家禽生产中的可持续性,改善生产效率,使环境更加友好,不使用危险的化学物质(如抗生素)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将对肉仔鸡胃肠道的发育、共生微生物与消化功能之间的关系、肠道微生物在竞争排斥中抑制病原微生物中的作用、通过添加化学益生素调整肠道微生物区系进行一一论述。

肠道微生物的发育

肉仔鸡肠道中的微生物种类复杂多样。许多年以来都是通过传统的培养方法来评估和鉴定肠道中的共生微生物,使用传统的培养技术来描述微生物区系往往会观察到某些微生物而漏掉其它的微生物,为了克服传统培养技术的缺陷,现代的分子技术从微生物群落样品中提取DNA以此分析肠道微生物区系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技术可以发现鸡胃肠道中90%的微生物,而这些都是以前所未知的。

早期通过培养技术研究发现了宿主方面的因素,如年龄能够影响盲肠微生物区系的构成,基于这样的技术研究表明鸡在孵出后小肠、盲肠和大肠中的微生物区系不断发育变化,在刚孵出时(1日龄)胃肠道部位未发现任何的微生物,但是到了第3天,在胃肠道当中就可以发现相当数量的粪链球菌和梭菌,大约在两周内小肠中的微生物区系就能建立起来,在前40天小肠中的微生物仅限于粪链球菌和梭菌,随后乳酸杆菌逐渐确立主导地位。与之相对的是,盲肠中的微生物区系建立时间比小肠要晚,大概需要6-7周的时间,盲肠中栖息了大量的兼性厌氧和严格厌氧的微生物,有粪链球菌、梭菌、肠细菌、小球菌,偶尔会有一些绿脓假单胞菌。雏鸡在开食第一天后,盲肠中的乳酸杆菌数量变化非常大,到了第三天,消化道中就出现了大量的细菌,其中许多细菌都是过路菌,到了40天后微生物区系就开始稳定下来,其中主要的微生物有粪链球菌、大肠杆菌、拟杆菌属和乳酸杆菌属的微生物。

分子技术鉴定的结果与传统的培养方法是一致的,都是随着肉仔鸡日龄增加数量逐渐增加,不过通过分子技术分析盲肠微生物区系与传统的培养技术有些出入,比如成年肉鸡,盲肠中梭菌科相关的序列占到65%,是最主要的微生物群落,数量较多的还有梭杆菌(14%)、乳酸杆菌(8%)和拟杆菌(5%)。拟杆菌、婴儿双歧杆菌亚种和假单胞菌的序列数量占总数不到2%。回肠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其中几乎70%的序列属于乳酸杆菌属的微生物,其余主要是梭菌科微生物(11%)、链球菌(6.5%)和肠球菌(6.5%),对于雏鸡(14日龄以下)小肠和盲肠中主要的微生物是乳酸杆菌,使用传统的培养方法得到的这个结果差异很大,不同研究使用序列分析乳酸杆菌得到的结果也存在差异,这可能与宿主、环境和日粮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在雏鸡孵出后早期是确立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关键时期,在刚孵出时雏鸡的胃肠道几乎是无菌的。使用核糖体DNA为基础的分子技术使肠道食糜和粘膜样品中的微生物鉴定成为可能,这有助于考察日粮成分对肉仔鸡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原文标题:Theroleofthe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