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种草子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你像鸟飞往你的山想要成功逆袭,你只 [复制链接]

1#

01导读

在最近热播的《演员请就位2》中,贺开朗与黄璐同台飙戏,演绎了被韩国男人抵制的“禁片”《82年出生的金智英》里的一个片段。

尽管效果不佳,但依然引起了很多人对这部韩剧的追逐。

金智英,不只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现象。代表了无数在家庭和社会的压抑下艰难成长的女孩儿。她们因找不到人生的出路而游离在社会底层。

这部韩剧是根据同名小说所改编,之所以会在出版后引起整个韩国社会的震动。

一方面是因为有太多隐藏在社会底层的女孩儿,她们像金智英一样受到了来自男性社会的不公和歧视。

另一方面,那些“男权们”害怕女性觉醒,害怕女性奋起反抗,害怕男性的社会地位受到颠覆。

无独有偶,年,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一本名叫《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横空出世。

上市第一周便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榜,至今已累计80周,仍高居榜首,全美销量破百万册,作者塔拉·韦斯特弗也因此被《时代周刊》评为了“年度影响力人物”。

就连比尔·盖茨看完都评价这是一个惊人的故事,更将它列为年度推荐书第一名。

从小被父亲控制思想,被哥哥殴打教训,还得不到母亲的保护,一个女孩儿长大是要经历多少磨难,这不是天方夜谭,也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在《82年出生的金智英》中,作者没有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换做是你,你会如何选择?是忍气吞声,低头认命?还是不甘认命,奋起抗争?

有一个叫塔拉的女孩儿,选择了用教育,改变了自己一生的命运,17岁前未上过学,却成为剑桥大学博士,并去哈佛访学并最终麻雀变凤凰成功逆袭。

这就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的作者,她自己的亲身经历。

在这本书中,作者向我们展现了自己出生在怎样不幸的原生家庭和痛苦的童年,又如何被哥哥教育启蒙,意识觉醒走出大山和家庭对峙,最后又采用了什么方式与亲人和解回归家庭。

02与世隔绝的童年没有梦想

塔拉是一个大山姑娘,她的家位于美国爱达荷州的巴克峰大山,在有众多子女的家庭中,她没有得到父母和哥哥们的宠爱和呵护,反而受到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压抑与不幸。

她出生在一个奇特的家庭,父亲不让孩子上学和就医,是一个极度自我且专制的人。他不允许子女和妻子质疑甚至颠覆他的权利。

而她的母亲性格懦弱,从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她是一名草药师,同时也是方圆百里唯一的助产士(接生婆)。全家就住在父亲经营一个垃圾废料场旁边。

17岁前,塔拉像小兽一样生活在大山里的破铜烂铁垃圾堆旁,一天学校都没上过。

她的童年是在垃圾堆里度过的,平时出了玩耍还要帮父亲做一些垃圾分类的工作,即使有时很危险。

唯一轻松一点的,就是帮患头疼症的母亲制做草药和精油。

而她的哥哥肖恩则是她的噩梦,像痞子流氓一样的肖恩,由于父亲的纵容,对塔拉动辄就是一顿殴打,毫无征兆可言。

塔拉就是在这样的原生家庭中度过童年的,对她而言,童年恐怕更多的是噩梦与痛苦。

在这样封闭的大山生活本就“与世隔绝”,加之父亲对她在知识和认知上的控制,更让她对人生没有了任何的希望和梦想。

如同父亲手中的提线木偶一般不能有一点思想。

像母亲一样当一名乡村草药师兼助产士,做一名寻常的家庭主妇,相夫教子度过一生。

假如没有哥哥泰勒的离家出走,可能这就是父亲也是塔拉所认为的命运安排。

03哥哥泰勒——人生的光明使者

在整个压抑的童年,让塔拉唯一感到温馨的画面就是躺在哥哥泰勒脚边的地毯上,和他一起听音乐,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哥哥拉起她的小手让塔拉自己选了一张CD,于是塔拉一下就迷上了这种唱诗班音乐。

她撒娇地让哥哥一遍又一遍地不断重放,就这样,他们从下午听到天黑,直到哥哥对她说“这是最后一遍,”在觉察到她眼中的失落后,哥哥又说,“我们明天可以继续听。”

至此,她每天帮父亲和母亲干完活,就会跑到哥哥的房间,和他一起听音乐,看他在书桌上努力读书学习。

仿佛在那一刻,塔拉才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

波光粼粼的湖面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汹涌,经不起一丝涟漪。被父权的压制久了,终会爆发反抗,第一次让塔拉看到了生活还有另一种可能性的人是哥哥泰勒。

在塔拉心中,哥哥泰勒是值得自己崇拜的对象。

这位从小性格内敛,说话口吃的哥哥,一直被大家所忽视,但他内心却有一颗坚定执着的心,他想读书,想读大学,想走出大山,想过和父亲不一样的生活。

就这样,他默默无闻,努力在夜晚自学,最终如愿考上了大学,搬出了家。

这一天,塔拉如往常一样,遭到了哥哥肖恩不问青红皂白的殴打,她被肖恩抓着头发在地毯上拖拽,被肖恩压在地上几乎窒息。

这一幕恰切被偶然回家的泰勒看见。

她流泪了,不是因为被肖恩殴打,而是被泰勒看到自己的不堪,感到难过。

在被泰勒解救后,哥哥问塔拉是否考虑考大学走出大山。

一颗种子从此就在塔拉的心中种了下来,学习知识,自学教育,自考大学。

在这以后,哥哥泰勒成为了塔拉人生的光明使者,他指引着塔拉走向新的人生,引导她如何学习,怎样报考大学。

也许是出于对哥哥的崇拜,塔拉对生命开始有了新的向往,她想象着如泰勒一样走出大山,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然而实现这一切梦想的力量都来自于知识,那些她从未接触过的知识能让她感到新奇又能让她找到希望和力量。

塔拉隐约感觉到这种能让她赢得人生的力量就是——教育。

一切都在塔拉的努力下如期走向光明,泰勒鼓励她参加申请大学的入学考试,最终在他的帮助下,塔拉突破了代数的瓶颈,在第二次申请考试中,终于获得了杨百翰大学的入学通知书。

04睡狮觉醒和家庭决裂

沉睡的狮子终究有醒来的一天,那一天不是狮子怒吼,就是世界惊慌。塔拉在第一次离开大山后,就遇到了人生最艰难的时刻。

从小认知狭隘的塔拉,对外界的认识都来自于父亲的独断专行。

不了解历史事件,不知道世界版图,为此在学校闹了不少笑话,老师和同学都视她为异类。

不讲卫生,洗澡不用香皂,上厕所不洗手,不打扫宿舍卫生,室友不和她交朋友。

这一切不是塔拉的错,而是她的原生家庭本就是这样教导她的,也许在父亲看来,只有这种愚昧的教育方式才能稳固自己的权威和地位。

不仅如此,塔拉从小还被父亲教导女性的穿着不能暴露身材,哪怕胳膊和腿。

这种对女性思想认知的荼毒,注定了让女性不能融入社会,当然也不会对男权专制提出反抗。

可幸运的是,塔拉在艰难的大学生活中,一点点地打开了对这个世界新的认知方式。

塔拉再一次以全新的角度认识了这个世界,并努力微笑着对世界表示自己的诚意,她的成绩从最初的不及格,到最后全部达到了A。

现在,她也认清了自己原生家庭带来的种种问题,在第一次放假回家后,她如同一头苏醒的睡狮,和家里的一切都格格不入。

面对父亲要求她重新进行垃圾分类的要求,被塔拉无情的拒绝了;在哥哥肖恩的拳打脚踢下,她的倔强换来的是更痛苦的折磨;而她的母亲依旧是无能为力。

暴力只能换来更激烈的反抗,塔拉并没有就此屈服,思想一旦被打开就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只能泛滥横流。

起初塔拉也对自己产生过质疑,是不是自己太偏执了,当周围人都认为自己错了的时候,难道自己真的就错了吗?

不!

有时,那些反对你的人出于各种各样不可告人的利益,也会违心的指责你。

就像那些曾经支持塔拉的朋友,家人对她倒戈相向一样。

对自己最爱的家人对立,甚至决裂,何其痛苦艰难。面对父亲对自己说,要与她断绝父女关系时,她的新在滴血。

在痛苦中,她对父亲的爱一天也不曾减少,反而与日俱增,为什么得不到父亲的理解,她只是想获得学习知识的权利,过一种和大山中不一样的生活,这与爱恨无关。

在痛苦中,塔拉不断挣扎,一次又一次的审视自己,无数个夜晚她都只能躲在宿舍,白天也不敢出门上课学习,一度产生了精神分裂症。

上帝关上了所有门,但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命运多舛的塔拉,万幸的是遇到了自己的导师,在导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她一步一步地打开心结。

倘若说,泰勒是她学习的引路人,那么,导师就是她走向社会的启蒙者。

在亲情中,有一种绑架叫——以爱之名。

塔拉在和家庭决裂中明白了这一点,父母和孩子所有的冲突和矛盾都来自于“爱”。

父母对子女的任何教育初衷都是希望她能一世安好,只是父辈的生活环境和子女的产生了差异化,子女当然不能理解他们爱的方式。

这是历史的必然,非人力不可挽回。但链接血浓于水的爱是永恒的,是不会改变的。

05飞鸟归巢逆袭人生无限可能

落叶归根,飞鸟归巢。

塔拉在那段自我治愈的过程中,回忆起大山中那个家庭曾带给自己的温暖,她用笔一点一滴的记录了下来。

虽然母亲没能在她遭受暴力时勇敢站出来保护她,但她却背着父亲偷偷支持她去镇上出演话剧和学习跳舞。

父亲即使嘴上说那些摩门教徒很虚伪,但因为他们夸奖塔拉唱歌如同天籁,是上帝的天使,每次塔拉演出他还是会早早地坐在第一排观看,并因为对方的赞美而放下嫌隙与人握手亲热。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给她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折磨,这些她无法选择。

但父母曾经对她的爱也真真切切的存在,在她人生最黑暗阴霾的时候,是这些曾经的美好的回忆让她熬了过来。

只是,当初因为那些伤害让她蒙蔽了双眼。

唯有与自己和解,才能与家人和解,才能与世界和解。

“最苦天下父母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但对子女的爱却是相同的。

他们的教育方式来源于他们的成长环境,并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塔拉明白了这一点,最后选择放下仇恨,回归家庭。

正确地看待那段成长经历,才是她回归家园的路。

年,塔拉将这段童年的成长经历,写成了这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并在回忆书写的过程中获得了心灵的解脱。

在审视过去的过程里,她得到了自我教育,获得了人生的救赎,带着伤痕完成了破茧成蝶。

对于教育,她心存感激的同时也有了新的理解:

“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它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

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

可对其中的理解,每个人却大不相同。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塔拉的逆袭史,也许我们无法复制,但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迪:

不管我们身处何种逆境,都不可以怨天尤人,或者自怨自艾,而要利用知识,利用教育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断向命运挑战,探索,尝试,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