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话中药()——芡实(1)
芡实,《神农本草经》中称为鸡头实,是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多刺,须根为白色,呈绳索状,茎不明显。浆果为球形,直径3-5厘米,淡紫红色,外面密生尖刺,酷似鸡头,故名“鸡头实”。
《神农本草经》认为,芡实,味甘、平,入脾肾经。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背膝痛;可以补中益气,提神强志,令人耳聪目明。芡实还有固肾摄精、补脾止泻、止带的作用,可以治疗脾虚或脾肾两虚导致的遗精、滑精、早泄、慢性泄泻、脓性白带、小便频数等症。
古人认为,脾恶湿而肾恶燥,芡实虽生于水中,但其实甘淡,且得土之正味,不会有湿气伤脾;它质粘味涩,又滑泽肥润,也不会因为燥而伤肾。所以自古以来被认为是治养脾肾难得的良药。
现代药理分析证明,芡实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少量蛋白质、维生素B、胡萝卜素、尼克酸、磷、钙、铁等。多用于煮粥和做饭。芡实有干货和新鲜新鲜之分,干货一般多用于煲3个小时以上的老火汤,新鲜芡实鲜味好,适合做菜,但煮之前要用开水发泡20-30分钟。
不过,芡实虽有健脾除湿的功效,但因其味涩、性质收敛,所以难于消化,食用过多容易伤及脾胃,且壅气极易伤婴儿胃气,大小便不利者不要过多食用。
看更多的文章,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