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01
张科见到那个小孩是在单位附近,他是寻着卖烧饼的叫声过去的。
这一眼,让他惊诧,这孩子竟跟自己一个模子刻出来。
趁着孩子低头专心做饼的空档,张科对着他的脸再仔仔细细端详了一番,真的像,太像了。
如果他俩人一块走,保不准别人会说是父子。
这个摊位就孩子一人看着,十二三岁,却已经是个能做生意的早熟娃。
他麻利地摊好面团,放入滚烫的油锅,饼出锅时,不忘问张科,先生,您要什么口味?
甜的。
张科脱口而出。
此刻,思绪飘远,他的心思不在饼上,全因这孩子勾起了那段往事。
冥冥之中,他感觉眼前的小孩跟自己有着某种关联,思忖着如何开口问问他的身世。
抬头四目相对,孩子也愣了下,毕竟年纪尚小,有个疑问,脑门一条直线就过了。
张科没忍住,问了孩子家里有什么人?
被一个生人这么问,他显然有点不知所措。
但看着眼前这个叔叔不像坏人,他倒是实诚地说了。
我叫李理,家里有个生病的母亲,刚到这地不久,之前一直待在乡下,最近母亲病情恶化,我们是到这里治病的。
母亲的病费钱,我们身上带的钱快见底了,母亲才提议让我卖烧饼,这手艺还是她在乡下教我的,这不,这附近人流量大,我在这支摊3天了。
02
张科“哦”了一声,心里一阵乌云飘过,这么巧,也姓李。
他给李理丢下4元烧饼钱,匆匆走了,也没几步路,隔壁就是单位粮食局。
张科时运好,毕业时,在同学都忙着为工作东奔西走时,他的恋爱对象分配到了粮食局,把他也弄了进去。
这一干就是十多年,每天按部就班,日子过得稳稳当当。
话说回来,要不是当年李红把考大学机会让给他,他兴许还在西北乡下的棉花厂,满身棉絮地弹着棉花,不知何时才有出头之日。
提到李红,张科是愧疚的,只是这份愧疚一直深埋在心里,像是愈合不了的伤口。
伤口结痂了,却丑,还疼,看着难受,像是还残留的余毒,深深扎在他肉里,融入血里,让他从来不敢去揭开来看。
03
时光倒回到十三年前。
那时,张科和李红都在棉花厂上班,两人也就二十岁不到,青春火热,碰个手指头都能触电的年代。
两人第一次是在食堂打饭撞见的,张科盯着李红看傻了眼,这姑娘真好看,眉清目秀,头发利落地梳成一股麻花辫,黑不溜秋,浑身透着活力。
吃饭时,张科刻意找机会挨李红边上坐。
喜欢一个人总会经常偶遇,一来二去,加上两人还真当志趣相投,聊工作,聊理想,啥都聊,渐渐地互生好感,爱情的种子在心里萌芽、疯长。
李红是个善良又能干的女孩。
张科喜欢吃甜烧饼,打小从母亲那带来的口味。
李红心细,时常在家做了给他带来,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他还能吃到甜味的,很难得。
每次李红都是偷偷地拿家里的菜票换白糖,在烙烧饼的时候,把白糖在混合在面团中,这样烙成的烧饼从里甜出来,香味自然。
除外,张科的那个工位粉尘多,进入呼吸道里会影响身体健康,李红主动提出和他换,他拗不过,便依了她。
04
眨眼间,两人在棉花厂干了一年。
文化革命后,全国恢复了高考,为了响应号召,他们下班时间偷偷在一起学习,想考上大学,奔个好前程。
那时,学习条件差,几乎全靠自学,张科资质差些,经常对着那些题抓耳挠腮,幸亏有李红点拨,他才开窍。
他们本以为两人一起进步,能一起考上大学。
谁知,报名时,厂长告知只有一个名额,评选由考试成绩和工作表现综合组成。
最终那个名额给了张科,是李红自愿放弃了,那天她突然病了,没去考试。
张科何尝不知,这是李红的一番苦心,他是带着俩人的前程去读梦寐以求的大学。
他对李红拍着胸脯说,李红同志,我一定不负所望,待我张科在省城落地生根,回来娶你去过好日子。
可谁能想到,张科是生根了,可这根生给了别的女人。
张科走的那天,李红在家烙了十多个甜烧饼,让他带着路上吃。
那夜,在张科的宿舍里,他握着李红满是冻疮的手,满心疼惜。
那时的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她,爱她。
他抱了她,吻了她。
李红说,你走了,我要等3年,我还想把我最珍贵的礼物送给你,说完,害羞地低下头。
自李红踏进宿舍门口,几个室友都知趣地离开,他们在外找了个地,通宵打牌。
那晚,李红安心地留下,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给了张科。
这是张科的第一次,也是李红的第一次
男人需要有一番事业,李红深知这个理,为了张科,她是心甘情愿牺牲自己,张科懂,感激在心,两人都没说破。
张科发誓让李红等他,毕业后就回来娶她。
李红用力地点点头“嗯嗯嗯”。
小年轻时的爱情简单而纯粹,恋人的脑海里设想的全是未来美好的日子。
04
张科走后,他的工位空出来,李红本想申请调过去,却被厂长的关系户侄女抢了先,结果她只能继续留在那个粉尘最多的工位上。
让李红没想到的是,两个月后,她吃什么都反胃,她怀孕了。
没结婚就大着肚子,当时在厂里会遭闲言碎语,李红不得已辞了工
出了厂门,她也不敢回家,不敢告诉任何人,她想着去省城找张科,可想到张科还是个学生,怕增加他的负担,影响学业,又放弃了。
她找了一所偏僻的小房子,在附近找了份临时工,勉强糊日挨到生孩子。
她生产那天,身边一个亲人也没有,幸好隔壁的阿婆刚好路过门口,听到里面的叫声,帮忙接了生。
张科走了一年,开始有断断续续的往来通信,可自红离开棉花厂后,她在最后一封信里告诉张科她的新地址,也拜托那边的同事留意收信,却再也没有收到回信。
李红死心眼,至始至终就没怀疑过张科可能变心,她认定中间一定出了什么岔子,才让信丢了。
孩子3岁时,李红想着张科也快毕业了,终于踏上去省城的火车。
省城真大,她辗转了几趟车才到了张科的大学。
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一个女生正挽着张科的手,一人一口冰淇淋,打闹着,张科满脸宠溺地看着她,竟然完全没发觉李红就站在前方离他20米的地方。
看到自己日夜念着盼着的恋人,同别的女人亲亲我我,那刻,李红的心被掰成两半。
她让出考大学的机会,一个人能抗下所有的苦,全都因为有寄托。
这些年,张科断了音信,她给他找各种理由,直到亲眼所见,她没法再欺骗自己。
她的信念顿时崩塌了。
李红不记得她怎么走回去,精神恍惚,默默流着泪,倔强的她从此再也没有联络张科,而张科也好像生命里从不曾有过李红。
他也再没有联系过她。
05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张科是真的有新对象了,她叫刘梅,是他的同班同学。
自进大学后,张科就感觉矮人一截,他是乡下来的,身边都是高干子弟,加上他资质不高,学习也不是最拔尖,那几年,他默默无闻,直到跟刘梅好上。
他知道毕业后,那些香饽饽的岗位对他这类资质平平的寒门学子来说,压根轮不上。
谈什么过上好日子,他只得拼命抓住刘梅这根稻草,因为她爸在粮食局。
这些年,偶尔想起李红,张科就安慰自己,他是被环境逼的,身不由己。
李红这个名字,渐渐地对他像是瘟疫一样,他逃避着,刻意不去想,不提,久而久之,他再也没了提笔写信的心思。
自从张科留意到李理后,他经常有意无意地去光顾他的摊位,顺便和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李理每天风雨无阻来摆摊。
在张科上班前,摊位已经摆上了,下班后,摊位还在,直到天全黑了,四周无人了,这孩子才收拾离开。
都是为了多挣些钱,母亲的医药费是无底洞。
这个可怜的还未成年的孩子,过早得吃了生活的苦。
张科暗地里留意他好几天。
这天,都日上三竿了,李理还没来摆摊。
张科时不时外出看看,始终扑了空,他突然想起什么,临时请了个假,匆忙拦了辆出租车走了。
06
医院,上回李理给他报过名字。
医院他有熟人,找个人不难。
张科大概向朋友形容了一下李理,以及他母亲的病情,很快就找到了母子待的病房。
果然是李红,那双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眼睛。
医生正在给她做检查,李理就坐在旁边。
李红早已没了当年的清秀模样,病态中的她日暮西山、毫无生机。
一别十多年,当年在他边上叽叽喳喳个不停的女孩,变成躺在病床上,头发发白的中年妇女。
张科的心像被锥子扎了一般生疼。
等到医生检查完毕,趁着李理出去买快餐的间隙,张科溜进来。
四目相对,李红似乎并未有惊讶之色。
他很想问问这些年她过得怎么样,发生什么事,怎么会病得严重。
一时,李红蜡黄的脸,别了过去,她不想看张科。
其实,从张科刚在门口张望的时候,她就发现了他,她心里恨他,这个早在她心里死过几百次的人。
张科从李红仇恨的眼神中,感知曾经犯下的错,此刻,再多的嘘寒问暖都显得虚情假意。
忍不住还是开了口,李红,你过得怎么样?
病恹恹的人,连说句话也费劲,你走吧,她费力地挤出几个字,我死了也不关你的事。
张科自知自讨没趣,李红是个犟脾气,一定是为当年自己的负心而郁气。
他说,这些年,我何尝心中不愧疚,可是.......
可是什么,他也说不出来,可是想到前途,他把这份愧疚一次次压下去,他实在没脸说出口。
人心都是肉长的,张科是窝囊,只能靠捷径在省城立足生根,可是,面对真正面对曾经恋人,他不是个冷血的人。
担心等会李理回来撞见两人,张科借口有事,先回去了。
07
说到李理,张科的心里已经猜出十之八九,是那晚,李红怀上他的孩子,虽然她还没亲口告诉他。
李红的病手术要30万,这是张科听朋友说的。
到了家,张科翻出了小金库,仅仅5万,这点钱根本不够。
他想起老家要拆迁,会分个几十万,这是母亲上次打电话告诉他的,他还没来得及跟刘梅说。
先从那里挪一点,以后再跟刘梅坦白,只有这样做,他心里才好过点。
当年的错,现在只能让钱来弥补了!
张科凑足了30万,医院来。
此时,李理正拿着母亲的检查报告,在医生门口徘徊了好久,最终他还是走了进去。
为难这个孩子了,才十多岁,却要在手术单上签字,用他的手决定母亲的生死。
他翻了翻口袋,皱巴巴的零钱,这些天摆摊卖烧饼,才挣了1千多元,对巨额手术费来说简直杯水车薪。
张科的30万正是及时雨,李红顺利地做了手术,术后留在住院观察。
在医院的最后几天,李红把李理托付给了张科,她说出了真相,李理果然是张科的亲生孩子。
李红朝李理点点头,李理尴尬地看着张科,好久,才怯生生地叫了一声:爸爸。
08
李红回到乡下,带着她的秘密走了,不过她的目的达成了。
她把李理留下,让张科培养他。
她术后需要修养身体,她知道,她只会拖累孩子,眼下,她也没钱供孩子念书,更别说在省城,资源最好的地方学习。
她不想他一辈子卖烧饼,所以,她狠下心让张科带走李理,虽然李理不是张科的孩子。
李红跟张科的确是有个孩子,不过孩子却在他3岁时,发生了车祸,死了。
李红悲伤过度,直到遇到了做小工的莫雷。
莫雷爱她,护她,因为莫雷长得很像张科,李红才和他结婚。
其实,她是知道莫雷的身份,他是张科的表弟,只是张科去了省城后,几乎和老家亲戚都断了联系。
说到底,李红那时始终忘不了张科,和莫雷结婚后,她生下李理。
可是莫雷在一次建筑施工中死了,这个可怜的女人,好日子没过几天。
这个世界对她太残忍,为了养活儿子,李红过得各种艰辛,她的病就是这样磨出来了。
她恨老天的不公,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上天,从来不会因为你付出多一些而对你温柔一点。
09
受病魔折磨的她很痛苦,她以为自己会死,她唯一的牵挂是李理,在她死前,她得找个人来照顾他,无疑,张科是最好的人选。
当初自己把考大学的机会让给张科,可他负了自己,是他欠她的,就让他来照顾李理,还这笔情债。
李红省城看病,她其实不抱希望能治愈。
她让儿子在粮食局门口附近摆摊卖饼,是为了让张科主动找到她。
至于张科不知道真相,它不重要。
就像当初自己把机会让给他一样,也没人知道,更没人感念她的付出。
张科和刘梅结婚后,一直未生育,得知李理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欣喜若狂。
刘梅虽然无所出,却无法接受丈夫突然冒出的这么大的儿子,那是一种感情的背叛,不是吗,这段婚姻该何去何从,刘梅犹豫,痛苦了。
因为愧疚和责任,张科顺理成章地抚养了李理。
而李红,待到亲生儿子成年后,有出息了,再接母亲去省城过好日子吧。
一个女人,指望不上一个负心的男人,那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男人总能指望得上。
她这辈子把什么都让给别人,终于为自己争取了一回。
-TheEnd-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